中國重工業產值占GDP比重,2000年后開始提高,2003年出現加速,達到29%,2006年1至9月更是達到31%。重化工業時期來臨,中國工業化、城市化進程加快,全球產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。
<P>而中國機械工業增加值與GDP增速對比,1999年前是低于GDP增速的,但1999年之后出現加快,2002年快于GDP增速1倍,2003為1.6倍,2006上半年同期增速達到32%,快于GDP近2倍。
<P>為此,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,走新型工業化道路,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,時機完全成熟。這樣,今后相當長時期內機械制造業面臨歷史性的重要機會。
<P>從部分細分行業看,工程機械行業&ldquo十一五&rdquo前3年積極因素很多,前景廣闊;數控機床行業尚處于快速發展的初期,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中長期有利于該行業的大發展;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造船大國,造船工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將長期持續;起重運輸設備行業處于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,宏觀調控影響有限,穩定增長是其主旋律。所以,投資評級為:看好。集裝箱行業受益于中國外貿進出口的穩定增長,步入穩定發展時期,過去高速增長的情況估計難以再現。
<P>軍工與裝備制造業是未來投資熱點
<P>機械行業總體保持較高增長的勢頭。上半年,我國機械行業上半年保持了較高增長勢頭,完成工業總產值25498億元,同比增長28.9%,增幅同比提高9.3個百分點。完成增加值6409億元,增長21.6%,提高6.7個百分點。1-6月份,機械行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8.4%,增幅同比提高14.2個百分點,累計貿易逆差同比減少。
<P>四大子行業成為上半年機械行業的市場熱點板塊。今年上半年,機械行業上市公司表現很搶眼,熱點主要集中在四大子行業,它們是造船、航空航天、機床、工程機械。這四大板塊的漲幅遠遠高于其他子行業的漲幅。我們認為,第四季度仍然會圍繞造船、軍工、裝備制造業等投資主題發掘新的投資機會。
<P>產業轉移使我國船舶制造業進入繁榮時期。今年上半年,我國造船企業承接新船訂單1608萬噸,同比增長113%,首次超過日本,位居世界第二。從目前手持訂單看已達5092萬噸,完成這些訂單的工期一直排到2008年。我國造船業占世界市場份額已從最初的3%上升至20%,顯示出世界造船中心正在向中國轉移。
<P>航天軍工具備巨大的想象空間。經過50多年的創新發展,我國國防科技實力大幅提升,軍工經濟迅速壯大。資產注入為軍工類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。
<P>振興裝備制造業支撐機床行業快速發展。十一五&rdquo將是中國機床業的平穩發展時期。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最新預測,2006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將達到1500億元,比上年增長15%左右。